首页

合肥严厉女王黄金

时间:2025-05-25 22:40:03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34337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边国光:用车轮传递“拉萨温度”

中国队报名参赛的5位男单选手有4位出现在上半区。1号种子石宇奇在首轮面对来自中国台北的李佳豪的挑战,李诗沣的对手则是印尼的瓦多约,如果两场比赛中国队选手顺利胜出,石宇奇和李诗沣则会在第二轮提前相遇。

蹲直播“零元购”快递塞满屋 老年人如何捂住“钱袋子”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不用过度紧张,应保持平常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以免将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同时,要积极引导孩子调整作息,建立生活的稳定性。当孩子症状较重,比如这些症状影响了孩子的日常活动、社交等,或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两周),则需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就菲律宾涉仁爱礁非法运补等问题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场舞噪声污染问题,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协同作用,推动有关行政机关联动履职,通过常态化日常巡查、设置噪声检测设备、与广场舞健身团体签订控制音量倡议书等方式推动问题彻底解决。

三天内登陆两个台风 上海迎来暴雨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泰国格乐大学理事长王长明、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主席罗铁英等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大家表示,中泰两国的友好关系发展离不开华文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开设此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泰国本土教师中文授课队伍的建设。

2024宁夏黄河金岸(吴忠)马拉松鸣枪开赛

“花”一辈子时间,做一件“兰”事。在科研领域,被誉为“兰花教授”的南昌大学教授杨柏云,30多年潜心兰科植物研究,破解了植物界“金丝猴”——大黄花虾脊兰回归保育奥秘,让这一珍稀濒危兰花迎来最美绽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